根据《海南省康养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年)》,全省将建设北部运动康养文化区,以海口为中心,依托相对完善的交通、旅游服务设施、医疗机构、药企、健康数据库等产业基础,深挖“富硒”、生态特色、医药研发、海滨气候以及体育产业发展优势,加快医药制造业发展,开发集运动医学、职业康复、慢性病康复、温泉疗养、中医理疗、文化、休闲、旅游于一体的滨海康养项目和服务,主要面向健康人群和亚健康人群,着重为城市年轻人打造运动休闲康养文化区。未来5年,养生旅游的市场规模将呈快速增长态势,年复合增长率有望达到20%。养生旅游作为大健康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复合型产业,值得投资者重点关注。
文旅康养产业类型
1、产品订制型
对消费者认养的农作物建立档案,严格按照约定标准进行生产。产品成熟后,按照消费者的要求既可配送到指定地点,也可进行代销,将销售收入返还消费者。鼓励省外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菜篮子集团、酒店、企业、学校等在海南省投资文旅康养。
2、休闲养生型
鼓励农村集体组织和农民以出租、合作等方式发展特色民宿客栈,吸引消费者特别是“候鸟”前往农庄休闲养生度假。打造田园康养休闲养生产品,把经营权租赁给“候鸟”人群、城市居民,用于农业生产或农事体验。
3、投资回报型
消费者及投资主体通过众筹等方式募集资金用于发展田园康养,为消费者及投资者提供农资供应、技术指导、托管代种代养、产品销售等配套服务,消费者及投资者按约定获得实物或投资收益回报。
4、扶贫济困型
引导消费者及投资主体与贫困村或贫困户直接对接,消费者认养贫困户的农作物或者承租贫困户的农地、农房,贫困户通过出租土地、房产或以土地、房产入股获得财产性收入以及通过打理农庄获得务工收入,实现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
5、文化创意型
立足特色资源,吸引各类艺术家、创客利用品牌设计、故事挖掘、艺术再造、农业科普等文创艺术方式,打造特色农庄。加强田园康养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完善农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完善物流体系建设,推进快递下乡工程。提升旅游功能,完善农庄及周边的道路、景观、旅游厕所、生态停车场、污水处理、标识标牌等设施,实现农庄景区化。
打造标准化田园康养品牌,建立健全田园康养标准体系,并进行认证。为消费者提供绿色、优质、安全的农产品。支持农庄建立农业物联网系统和可视化监控系统,实行全程可视化生产。
开展田园康养专项营销,设计全省统一的田园康养品牌形象,公开遴选专业营销公司,开展推介,打造“共享农庄”品牌。
搭建文旅康养网络平台经认证的田园康养可进入省级平台,参与省级平台组织的集中宣传营销活动,并在平台上发布产品。
文旅康养产业开发模式
1、整村综合开发模式
由企业或农民合作社对整村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利用村庄空闲地等建设民宿和其他相应设施,民宿可以出租,民宿的全部或部分经营权、股权可转让;将整村农用地进行统一规模化生产经营,消费者可以租赁农用地经营权或认养农作物,企业或农民合作社为消费者提供系列服务。
2、村庄农房改造升级开发模式
由企业或农民合作社将村庄现有房屋进行改造升级,其房屋可以出租。将村庄部分农用地进行统一生产经营,消费者可以租赁农用地经营权或认养农作物,企业或农民合作社为消费者提供系列服务。
3、基地开发模式
企业或农民合作社利用农业基地内农业附属设施用地等建设管理用房,或利用基地已有的建设用地建设民宿,民宿可以出租,民宿的全部或部分经营权、股权可以转让。消费者可以租赁农用地经营权或认养农作物,企业或农民合作社为消费者提供系列服务。
扶持政策汇总
1、发展田园康养财政支出优先保障
完善财政支持政策。积极创新财政投入使用方式,探索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采取先建后补、贷款贴息、贷款担保等方式支持发田园康养”。
2、拓宽抵押物范围积极发放贷款
创新金融保险政策。拓宽抵(质)押物范围,积极开展存货抵押、订单抵押、畜禽产品抵押等创新业务,向资信情况良好的农庄积极发放信用贷款等。
3、鼓励利用土地试点田园康养
落实用地政策。鼓励文昌市利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的政策发展“田园康养”,取得经验后适当在全省推广。
4、对“田园康养”基础设施项目给予奖补
鼓励市民下乡参与建设“田园康养”。对以租赁合作方式利用空闲农房建设“田园康养”的,由市县政府给予奖补。对发展“田园康养”中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给予奖补等。